黑膏藥代加工:膏藥不能一貼了之
時間:2022-01-14 11:25:28 來源:原創
現在很多人,如果頸肩腰腿痛,就會貼個膏藥或者抹點藥膏。其實,貼膏藥有講究,不能亂貼。膏藥和藥膏聽起來差不多,實則卻有很大差別。
膏藥:又稱硬膏,是用油類將藥物煎熬至一定程度,去渣后收膏,將之涂布于布或紙等裱背材料上,多用于跌打損傷、風濕痹痛和瘡瘍等疾病,如風濕跌打止痛膏、狗皮膏等。貼于患處或穴位上,具有局部或全身治療的作用。
藥膏:又稱軟膏、油膏,一般是用動植物油、蜂蜜或羊毛脂、凡士林等為基質加入藥物細粉(或提取的有效成分)混合而成,對皮膚具有保護、濕潤、潤滑作用。軟膏基質在常溫下是半固體的,具有一定的粘稠性,但涂于皮膚或粘膜能漸漸軟化或溶化,有效成分可被緩慢吸收,持久發揮療效。多用于外科的瘡瘍腫癤,如三黃軟膏、穿心蓮軟膏等。黑膏藥貼牌
辨證選膏藥,治病有效果
每一種膏藥或藥膏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,其臨床作用大致有溫經散寒、活血消腫、化痰軟堅、清熱解毒、祛腐生肌等。
如遇風寒引起的慢性腰腿痛、跌打損傷等,可用狗皮膏藥、追風膏藥等祛風散寒,舒筋活血、止痛;熱毒郁結引起的癰疽多發病迅速,初起局部光軟無頭,紅腫疼痛,潰爛之后狀如蜂窩,一般可用拔毒膏,拔毒消腫、去腐生??;橡皮類藥膏具有消炎止痛及祛腐生肌的作用,對風濕痛、腰痛、肌肉痛、扭傷、挫傷及慢性潰瘍創面等均有一定療效。目前臨床上還有一些新型的膏藥,如巴布膏,有熱敷和冷敷型,使用時應注意分清寒熱之證。
救心膏是選用活血化瘀、芳香去濕的中藥如麝香、冰片、紅花、乳香、沒藥等再加上硝酸甘油制成的敷貼膏藥,一旦出現心絞痛等癥狀,可以立即取一片貼于心前區,一般5~6分鐘心絞痛即可緩解。
外用貼膏藥,方法重要
皮膚需要呼吸,汗腺、皮脂腺需要排泄,長時間敷貼膏藥,造成局部溫度高、濕度大,代謝廢物不能排出,就會刺激局部皮膚,產生瘙癢等不適。一般來說,膏藥半天或一天換一次,這要根據說明書上的藥效持續時間來定。每天以8~12小時為宜,破潰的創面不貼。
在貼膏藥前,應先用熱毛巾將準備貼膏藥的部位擦凈、拭干,這樣有利于患處的毛細血管張開,可以讓藥物更好地透皮吸收。如果因為天氣寒冷,橡皮類膏藥的基質變硬,不容易在皮膚上貼牢,這時可以用剛倒了熱開水的杯體熨3~5 分鐘或者用熱水袋熨熱,待膏藥體稍有溶解,即可敷貼患處。不能使用煤氣加熱,因為煤氣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會被膏藥吸收,然后經皮膚進入人體,危害健康。
找準敷貼位,療效顯神威
貼膏藥時不能只盯著痛點。比如因頸椎病引起的疼痛,有些人可能會在胳膊、肩膀上都有酸痛感。此時,如果只貼在胳膊、肩膀等部位,并不能解決病根,正確的方法應在頸椎上找到壓痛點。
除找準痛點外,貼膏藥時還要根據病情選擇“對側痛點”。如膝關節疼痛的患者,若只是外傷造成的肌肉疼痛,在疼痛部位貼膏藥可解決問題;若是關節內的病變,關節的肌肉會形成保護性攣縮。這種情況下,在關節前后都要貼膏藥,兩面夾擊才能使炎癥盡快消失,而不能只貼痛點,貼膏藥的部位輪換著來。
膏藥避禁忌,危害遠離你
1、貼膏藥后如局部皮膚出現丘疹、水皰、瘙癢,說明對膏藥過敏,應立即停止貼敷。如果過敏現象嚴重,可口服抗過敏藥。過敏后如果皰小,涂些碘伏,避免感染。如果皰大,要到醫院處理。
2、了解自己對于膏藥中何種物質過敏,盡量避免以后出現類似情況。
3、凡是含有麝香、乳香、紅花、沒藥、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藥,孕婦均應禁用。特別是孕婦的臍部、腹部、腰骶部都不宜貼膏藥,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產。
4、在貼膏藥中,應禁食生冷、海鮮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相關資訊: